欢迎访问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国际部官方网站!

春雷今朝初惊蛰,明日鸿鹄怀志飞 | 2017届毕业生的第一份毕业礼物

作者/来源:赵一诺、赵婷 发布于2017-07-01

惊蛰

促春遘时雨,

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

草木纵横舒。

      近日,西南位育中学国际部高三年级全体师生,赴北校观看了年代民族励志剧《惊蛰》的汇报演出。“惊蛰”,取春雷始鸣,万物回暖之意,既预示着剧中民族的觉醒,也寄托了高三年级同学们在春暖花开之际,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美好期望。

    《惊蛰》一剧由高三年级十几位热爱戏剧表演的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准备筹划历时一个多月。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上海滩大小姐林雪清(张凌斐饰)不甘屈从于封建大家庭对其人生的安排,毅然参加学生游行,结识了仇家大少爷进步青年潘安岳(程思源饰)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几经波折,最终化解两家似海深仇的故事。

插图1.jpg

剧中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命运凄苦却依然相信真情的林家四姨太(卢添玥饰),忠于爱情和工作的潘家管家(冯天龄饰)

插图2.jpg

圆滑机智随时预备接手家业的潘家二少爷(盛奇峰饰)

插图3.jpg

看似正直实际私下官商勾结的林老爷(杨书达饰),贪婪阴险左右逢源的警察局长(郭逸晙饰)

插图4.jpg

两代人的冲突,两个家族的碰撞,新时代的进步和封建思想的消亡都在这样一个年代展开,新颖的题材加之同学们惟妙惟肖的演出,引来台下掌声喝彩声不断。

插图5.jpg

插图6.jpg

插图7.jpg

插图8.jpg

      饰演林老爷的杨书达同学也是这部剧的编剧,他说到:“聚光灯下的的这部剧是我们送给自己的最好的毕业礼物。从编写剧本到参演,我可以说历经了这部剧的全部。在我看来,它是不完美的,但它却是最圆满的。或许我剧本写得有些简陋,但我们却尽力把他演绎得完美无瑕;或许我们演得不那么出色,但毕竟在如此仓促的排练下,能有如此成效已让我们惊喜;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认真观赏了,但我知道还有更多人在津津乐道。我们演得开心,大家看得开心,对我们而言,足矣。”

插图9.jpg

      饰演林雪清的张凌斐非常热衷戏剧表演,表演结束后,她感慨到:“演完一部长达40多分钟的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不断地修改剧本,修补逻辑漏洞,在舞台上,一次次精化细节,以此来展现最自然的样子。虽然这一次我们的演出依旧充满了稚嫩和不足,但是我们尽了全力。在毕业季最后的一个月,如何让高三的记忆变得更加丰富?如何让我们在多年以后回忆这段时光,让这段记忆变得更加立体,更不被遗忘?在最后的时间里,我们用这种方式,展现自己,激发同学们把与平日里不同的一面表现出来,也让同学们认识一个与平日不一样的我们,多姿多彩,精彩的我们。”

插图10.jpg

插图11.jpg

     《惊蛰》台前的成功离不开幕后的辛劳。在排练过程中,因剧中年代背景与现实相差甚远,演员代入感欠缺成为了剧组遇到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两位位北山话剧社的成员卢添玥和周润梓同学便一字一句地帮大家推敲斟酌,从神态、语气、动作,到走位,无一不细细演示。演员们反复模仿练习,全身心将自己代入角色情境,经过台下一个多月的反复磨练,才有了台上这一日的惊艳。

插图12.jpg

插图13.jpg

     《惊蛰》的圆满演出是所有高三年级学生为母校留下的珍贵礼物与难忘回忆。作为几个月后就将远渡重洋的高三学子,正面临着文化的碰撞和思维的交替。在这样一个时段,《惊蛰》是对所有同学的激励,也预祝着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破旧土,展新枝,春雷报喜!

插图14.jpg

      最后,感谢《惊蛰》剧组的所有人员和指导老师,特此鸣谢周琪老师,虞世航老师,吴惜阳老师,赵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