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见咖啡香 | 2025年社会实践周云南线
6月22日,西南位育中学国际课程部云南之行的师生们,带着对远方的憧憬和多学科课题的研学单来到云南普洱漫崖咖啡庄园,奔赴一场咖啡之约。
庄园探秘:听咖香低语 种希望新芽
"中国咖啡看云南,云南咖啡看普洱",在咖啡庄园,同学们聆听专业知识,观察植株细节,翻松泥土,种下幼苗,踩实覆土,细致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即使是在雨后的泥泞,大家依然全情投入,感受咖啡生命从一粒小苗开始扎根土壤的过程。
工厂奇观:传统与科技 坚守与追求
“一杯普通的咖啡,包含了很多道工序和无数人的辛勤劳动。”在咖啡工厂,同学们不仅参看“咖啡生豆瑕疵对照表”,分辨出劣质豆,还了解到咖啡从原料到成品经历了“精选”“精制”“分选”“研磨”“萃取”的完整蜕变过程。这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见证,也是咖农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与追求。
博物馆寻踪:解码“前世今生”
“工厂里的加工是咖啡的‘成人礼’,而博物馆里藏着它们的‘前世今生’。” 意犹未尽的同学们步入咖啡博物馆。这里古朴的烘焙工具、珍贵的文献资料有序陈列,宛如翻开一本立体的咖啡文化典籍,将咖啡从起源、传播到兴盛的传奇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
品咖啡:舌尖上的风味密码
"先闻干香,再注水闻湿香。"在咖啡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端起咖啡杯闻了起来,热水注入瞬间,焦糖、坚果、柑橘的香气四溢。品饮时"嘶溜"声也此起彼伏,有黑巧克力的微苦,有蓝莓的酸韵。那一刻,研学单上的风味笔记比诗歌还生动。
对话座谈:学子探问 关注乡村振兴
“这杯咖啡,从枝头鲜果到醇香饮品,藏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工作人员话音刚落,瞬间点燃同学们的求知热情。大家围绕机械化生产、产业前景、就业等话题踊跃提问。Katrina好奇经营特色,Lilian关注产业对居民收入与女性就业的影响。这些追问,不仅获得了工作人员的肯定,还让"乡村振兴"从课本走向现实,更为鲜活具体。
座谈会后,同学们向下一站进发。车窗外,咖啡庄园的灯光星星点点,像撒在红土地上的咖啡豆。这场实践之旅,恰似一座桥梁,让青春与土地、传统与科技深度联结,绽放出迷人的共生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