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之风,少年之任|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暨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活动
2025年9月1日,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全体师生齐聚校园,以一场主题为“国士之风,少年之任”的开学典礼,正式拉开新学年的序幕。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钱学森先生归国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典礼通过短片展映、专家讲座、情景剧演绎、主题微展揭幕等多元形式,引领师生回溯科学报国的精神根脉,激扬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担当。
一封未寄出的信,把课堂搬回历史现场
典礼伊始,一段由高二六班团支部制作的短片《一封未寄出的信》将师生带回1935年的风雨岁月。镜头跟随同学们暑期走访钱学森图书馆的足迹,揭开了钱老放弃海外优渥条件毅然归国的动人故事。信中未竟的赤子情怀与“科学救国”的坚定信念,跨越70年的时光叩击着在场每一位师生的心扉。
一堂主题微课,让家国情怀落地生根
紧接着,钱学森图书馆馆长助理、征集保管部部长张现民带来了主题微课《厚植爱国情怀 激发青春力量》。张老师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从“两弹一星”攻坚中体现的爱国奉献,到治学育人中坚守的求真务实,再到航天事业中彰显的创新突破。他从钱学森的生平出发,结合其书信与事迹,阐释了何为“国士之风”,并鼓励同学们以青春之我,奉献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如果钱学森有朋友圈,他会发些什么?
随后,北山话剧社同学们生动演绎了情景微剧《如果钱学森有朋友圈》,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科学巨匠。同学们以青春视角重构历史场景,与钱老的跨时空对话,更是拉近了这位科学家与同学们的距离。幽默的现代表达背后,是西位学子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刻解读。
微展览启幕,校园变身流动展馆
典礼现场,由学校与钱学森图书馆联合策划的《祖国待君——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正式揭幕。上海交通大学基础教育办杨晨、钱学森图书馆馆长助理、征集保管部部长张现民与西南位育中学党委金琪书记共同启动展览。展览精选钱学森留学期间的珍贵手稿、照片及实物复刻件,其中部分资料系首次面向中学生群体公开。未来,展览还将在西校区图书馆首展后巡回至北校区、东校区。同时,钱学森图书馆还向西南位育中学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17位老师名单》手稿复刻件。钱老晚年曾以此纪念17位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老师,今天,这份名单来到了西位校园。这份手稿不仅是钱学森先生个人成长轨迹的见证,更传递了“尊师重教”的永恒价值,是学校师德师风教育和学子感恩教育的生动教材。
校长寄语:把“三个一”写进新学期计划
最后,西南位育中学陈勇校长发表新学期寄语。陈勇校长先向同学们解读了钱学森精神的核心内涵——是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的爱国情怀,也是“严谨、严肃、严格、严密”的治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校长还通过三个西位学子的真实故事,讲述了钱学森精神在校园中的实践。这让同学们认识到,钱学森精神就在日常的坚持与选择中。最后,陈勇校长发起“三个一”科学探索行动倡议,号召同学们以执着追梦、直面挫折、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传承钱学森精神,践行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担当。
典礼在热烈而庄重的氛围中落下帷幕。钱学森先生胸怀家国、追求真理、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成为同学们新学期新征程上的精神指引。西南位育中学也将继续坚守“科文互融,适位育人”的理念,在教育这条征途中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生潜能,助力每一位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向。愿西位学子承先生之志,走坚实之路,怀抱科学理想,涵养人文情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写下属于自己的明亮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