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国际部官方网站!

青春护航,安全同行|西南位育为学子筑牢“平安铠甲”

作者/来源:李方萱 发布于2025-10-20

 微信图片_2025-11-13_144816_926.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_144829_312.jpg

       10月14日,西南位育中学国际课程部以 “线下主会场 + 线上转播”的形式,举办了一场国际安全主题教育讲座。中国维和警察创立者之一、安全教育专家王学军老师受邀主讲,为即将赴海外求学的同学们提前筑牢安全屏障。

权威授课:用实战经验解码安全密码

       “安全是所有 0 前面的 1。” 王老师作为拥有维和救援经历的专家,他结合亲历的生死案例,将 “安全意识四要素”、“国家安全二十个方面” 等专业知识转化为鲜活故事。同学们也在他绘声绘色的案例分享中快速了解。案例分享后,王老师紧接着提出“在安全的时间、安全的地点,和安全的人做安全的事。” 这一通俗易懂的安全准则,不仅成为同学们一致认可的 “金句”,更成为帮助同学们避开危险陷阱的实用指南。

精准赋能:聚焦海外生活安全细节

       “海外生活的安全,藏在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里。”针对留学生活高频场景,王老师展开了针对性讲解:驾车需强化路权认知与路障识别;骑行、步行必须规范佩戴头盔;个人证件等私密信息需建立保密意识等。同时,王老师还提炼出防骗 “三大法器”——保持清醒之心、保持冷静之心、保持“吝啬”之心;防盗抢“两重提醒”——不露富、不独行,为同学们构建起覆盖日常风险的安全防护网。除了日常场景的安全要点,王老师还特别强调:中外文化差异不是小问题,是安全的“隐形门槛”。比如OK手势在巴西、土耳其被视作侮辱性动作,就连日常表达认可的点赞手势在希腊也被解读为带有侮辱之意。这些破解文化误区的提示,为同学们规避潜在风险提供了明确指引。

实践落地:从理论到技能的转化

      “光听懂安全知识不够,得亲手练会才管用!” 王老师话音刚落,实操演示环节就点燃了全场的热情。五位同学快步走上台,围着老师认真学起踩踏避险技能。无论是调整姿势找重心,或是手臂交叉护胸前,还是互相配合摆出 “众” 字形自卫姿势,同学们都积极配合;偶尔因发力偏差、脚步错位等小失误,大家忍不住笑作一团,台下的掌声与笑声也随之此起彼伏。这严肃又充满活力的实操环节,不仅生动展现了“安全技能需动手实践”的意义,还让同学们记住了动作要领,为未来海外应对突发情况储备了“硬技能”。

       此次安全主题教育讲座,令人印象深刻。同学们戏称这位老师是“秀才老师”,不仅讲述内容丰富,更用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让大家沉浸其中。这场讲座有效填补了国际课程部学生海外安全知识空白,强化了风险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对即将跨出国门的学子而言,这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补给,更是学校送上的 “安全护航礼”,为学子们平稳开启留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润色 | 徐娜

编辑 | 刘鹏飞